4月10日盤后,中天科技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2.14億元,同比增長1663.98%。公司認為,聚焦主營業務(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等使盈利猛增。
4月11日,截至發稿,中天科技出現小幅上漲,價格為17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3月19日,中天科技公告稱終止所屬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分拆上市,次日快速漲停,價格漲至16.8元/股。當時是是市值近600億元的中天科技分拆上市計劃二度告吹。當時分拆時草率的緣由,或許早已預示這次失敗的結果。
▲去年11月,中天科技發布《關于籌劃中天科技海纜分拆上市提示性公告的補充說明公告》稱基于投資人通過多個渠道反復詢問、關注公司對分拆海纜業務上市的規劃,所以公司就召開董事會準備分拆上市了
中天科技宣布上市時,股價一字跌停,而宣布終止后,市場拍手叫好,股價立馬漲停。
公司對于上市的決定,曾招致眾多投資者不滿。這主要是由于海纜業務是中天科技優質業務,將其剝離會引發公司估值變化。
01守江山
從冒著涉嫌信披違規的風險著急將優質資產分拆上市(傳送門→拆分上市,中天科技欲乘海風而起)到現在,中天科技在特高壓和海纜領域雙管齊下,持續釋放產能。
在特高壓領域,近期國家能源局和多家金融機構都提到特高壓投資會有較大增長,中天科技是特高壓輸電設備的主流供應商,其特高壓OPGW市場份額保持中國第一。
在海纜領域,中天科技在3月初再添21.18億元海纜業務訂單。從這筆海纜訂單看,中天科技的客戶涉及海內外,以國內為主,包括三峽能源、中廣核等。
02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中天科技還有意打造多元化的新能源版圖,涉及光伏、儲能和氫能。這次宣布分拆前,公司就獲得了合計23.66億元的訂單,涉及光伏項目和儲能。中天科技還正在加碼對如東地區的潮間帶光伏項目進行投資,讓光伏輻射帶動光伏電纜、儲能產品一體化增長。
2022年,中天科技取得凈利潤大幅提升,然而營收減少約13%。這與公司的三季報中情況一致,當時公司公告稱,營收下滑,主要因為海工項目的確收(確認收入)有滯后,中天科技認為這屬于短期遞延(12個月確認),不會對長期營收情況造成影響。實際上,海纜的交付確收一般需6-12個月,而漫長等待中,中天科技面臨資金周轉壓力。
并且,等待過程中亦存在制造或建設成本上升而交付價格不變的風險假設市場的中標價格上漲,中天科技以原中標價格交付,則獲得利潤值將低于預期。
此外,公司負債規模增長。
2019-2021年,公司年均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6.50億元,而流動負債合計175.38億元;
2021年,中天科技還卷入專網通信案,當時公司將相關風險資產100%計提減值準備36.19億元,導致多項財務指標異常;
2022年三季度,公司總負債已達到186.68億元。與市場份額僅比自己少1%的東方電纜的34.72億元總負債相比,負債金額較高
漫長的建設周期中,中天科技不僅頂著盈利低于預期的風險,還承受較大負債壓力,疊加新業務的投資需求,資金能否順利周轉,尚未可知。
此時若分拆上市成功,能籌得大量資金,可緩解資金壓力。但本次分拆上市失敗,且承諾,這給中天科技融資增添難度。
03另種分拆
有意思的是,中天科技的強勁競爭對手亨通光電,3月17日拋出分拆計劃獲市場歡迎,股價大漲。但其分拆的并非主營業務,而是營收占比不足10%的海洋通信業務。
相比之下,中天科技分拆出的海纜業務,對其營收貢獻極其顯著,公司自2021年8月以來的估值抬升,幾乎都可以歸因于海纜業務,2021年中天海纜為中天科技貢獻了七成以上的凈利潤,中天科技海纜業務市占率常年位居國內第一。不少投資者亦是認為,海纜正是支撐中天科技一切向好局面的核心資產。正因此,中天科技分拆海纜資產的一系列操作,擊潰了不少機構及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從而表現出明顯的抵觸情緒。?
不過,通過平行比較,中天科技的業務能力仍難撼動,公司2022年實現凈利潤32.14億元,利潤規模與增速皆遠超亨通光伏、東方電纜等同行。
原文標題:兩度分拆告吹,2022利潤大增1663.98%,中天科技再漲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