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能源汽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官宣”海外戰略,這些自主品牌準備好了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1 17:13:19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  編輯:全球新能源汽車網  瀏覽次數:306
核心提示:2023年04月21日關于“官宣”海外戰略,這些自主品牌準備好了嗎?的最新消息:圖片來源:度哥在跨國車企紛紛加碼中國市場之時,國內車企們也在加速“走出去”,并且擺脫了“低價出海”,走上了“價值鏈全球化
?

圖片來源:度哥

在跨國車企紛紛加碼中國市場之時,國內車企們也在加速“走出去”,并且擺脫了“低價出海”,走上了“價值鏈全球化”的道路。

在2023上海國際車展期間,逾1000家企業亮相,帶來了超過150輛新車的全球首發,同時《車圈能見度》注意到,還有眾多車企在前兩日密集發布新戰略,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出海”計劃,比如上汽的智己、吉利的極氪以及長安汽車等。

觀察這些企業的出海戰略也可以發現,與以往中國車企靠低價產品出海不同,現在的出海更高端化、更綠色化、更數字化,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

智己聯席CEO劉濤曾在接受《車圈能見度》專訪時說,體感中國很多的燃油車、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表現遠超原來的預期,而且不是一點點的增長,是實現了激越式的增長。智己也是看中了這個趨勢,很快將進入海外市場。

不過挑戰依然存在,像是如何進行本地化運營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還有如何完善供應鏈體系的全球化布局、盈利能力一般如何避免出局等,都將繼續考驗著國內車企們。

1

扎堆發布出海戰略

當前,中國汽車出海潮流涌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輛,同比增長3.9倍。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

這種大環境下,中國汽車品牌們都想“分一杯羹”,本屆上海車展期間就有不少車企發布了進軍海外的戰略。

在極氪智能科技的發布會上,該公司就正式發布歐洲戰略,開啟進軍全球市場的步伐。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極氪歐洲銷售公司CEO Spiros Fotinos稱,在歐洲,將以直營模式開拓市場,力爭2030年成為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領導品牌。

按照極氪的計劃,2023年首批線下直營門店將落地瑞典斯德哥爾摩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并在年內完成首批交付,2026年將進入大部分西歐地區。同時,極氪已發布歐洲官方網站,用戶通過注冊即可獲得極氪 001和極氪X的首批預定資格。

將目光投向歐洲的還有高合汽車。高合汽車透露,以歐洲和中東為起點,高合產品及服務將陸續落地海外市場,計劃將率先登陸德國慕尼黑及挪威奧斯陸。HiPhi X和HiPhi Z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在歐洲銷售、在年內實現首批交付,HiPhi Y預計2023年底開始接受預定、2024年在歐洲交付。

智己汽車雖然沒有明確地發布海外戰略,只表示很快將進入海外市場,但此前接受《車圈能見度》采訪時,劉濤曾表示,智己已經在與上汽集團海外團隊對接,將來會利用上汽已經搭建好的歐洲、中東、非洲、東南亞、澳洲很多很強的投資人和網絡。智己的第3款、第4款車將完全兼容中國和歐洲,第3款車上市后會先去歐洲,先進入上汽網絡優勢和補貼優勢結合最好的地方,比如挪威、瑞典、法國、英國。

不僅是上述新造車企業,長安汽車也按下了出??爝M鍵。在2023上海車展上,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發布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表示將加快產品和產能布局,強化品牌建設布局,加強營銷服務布局,加快完善市場布局,加強組織、人才布局,著力推進全球化發展。

更具體點看,未來幾年,長安汽車將打造泰國生產基地,投資40億元打造其全球右舵車生產基地,首期產能10萬輛,二期翻倍。在歐洲和美洲,長安汽車也將適時上馬制造基地。

從向海外市場出口汽車到在海外直接建廠,中國汽車的出海方式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這是有底氣的。本屆車展上我們就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站臺上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人駐足欣賞體驗。用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的話說就是:“中國之動向將引領世界之方向。”

2

出海輕易考驗猶存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以往中國汽車出海,走的都是低質低價路線,這樣不僅沒有換來太多收益,反而折損了品牌形象,而現在中國汽車出海有了高品質、高技術、高智能的新標簽,自主品牌形象也有了質的飛躍。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1-2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68萬輛,出口增速39%,表現超強。2023年汽車出口均價2.1萬美元/輛,同比2021年的1.6萬美元/輛,均價大幅提升。而更早一些時候,2018年國內汽車出口的均價只有1.29萬美元/輛,對比強烈。

另據中汽協數據,今年一季度,受益于中國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技術與產品性能的提升,出口均價也在快速提升中,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出口均價由2018年的0.08萬美元/輛,一路上漲至2022年的2.12萬美元/輛。

不過,征戰海外市場,中國車企完全準備好了嗎?海外市場長期被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車企巨頭牢牢掌握,自主品牌想要“分羹”,甚至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也并不容易。

在車展期間舉辦的中國汽車出海新征程論壇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和出行總裁鐘翔平就指出,中國車企進軍海外大多數都還面臨著部署業務的復雜度增加、開發和運維的標準難以統一等問題,這會導致企業面臨非常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挑戰。此外,出海也會面臨更多的數據安全合規審查。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認為,與多年前的國產手機出海一樣,由于各個國家的歷史人文、風俗習慣不盡相同,海外用戶對于汽車的功能、服務需求也會千差萬別,因此本土化運營也是車企出海的一大考驗。

《車圈能見度》注意到,除了一些穩扎穩打的國內車企之外,一些在國內市場已靠近危險邊緣的新勢力,把出海當成了“救命稻草”。

比如此次沒來參加車展的威馬汽車,正在積極開展海外推廣工作,主要推廣區域包括以色列等中東地區及歐盟區域。據企業宣傳信息,威馬汽車拿下了1萬輛海外汽車訂單,這是威馬布局海外業務以來的首筆大單。

另外還有一個愛馳汽車,去年底曾宣布與總部在泰國曼谷的菲尼克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涵蓋一項總量為1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采購計劃,當時稱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海外的最大合作計劃。

然而在國內市場,愛馳汽車一直沒什么聲量,甚至最近還被爆出經營困頓,緩發3月工資。

看來,如何成為真正的全球化車企仍是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作者|劉媛媛

來源|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原文標題 : 2023上海車展|“官宣”海外戰略,這些自主品牌準備好了嗎?

?


?
猜你喜歡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安全】燃氣汽車加氣站建設的安全要求 鉛酸蓄電池智能充電器原理與維修方法
新型電動汽車鋰電池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 如何看汽車電池熱管理系統
推薦新能源汽車
熱門排行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无码理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