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文華
編輯 | 德利
愛普生撤離。千萬,不要讓華為跑了!
馬斯克沒有選擇深圳,而是中意上海,在那里建了特斯拉超級工廠……
這些話題,或許能反映出近些年深圳工業的最大挑戰。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2022年,深圳的工業增加值第一次超過了上海,一躍成為中國工業第一大市。
圖片來源:國民經略
在勞動力價格上漲、房價地價高企、產業鏈外遷的當下,深圳的工業靠什么超越上海?
《灣區經濟評論》認為,這里面的原因并不復雜,在華為、騰訊、大疆之后,深圳又有了新寶藏,那就是:
比亞迪。
1
一組數據,看看深圳工業如何超越上海:
2022年,深圳工業增加值是1.13萬億,增速明顯;上海工業增加值1.08萬億,增速放緩。
21世紀的頭20多年,深圳一直跟在上海后面跑,直到去年首次逆轉超越,拿了個全國第一。要知道,深圳土地面積僅為上海的三分之一,常住人口數量也比上海少了七百多萬人,加上這些年疫情影響,深圳工業仍能超越上海,這里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拆解數據會發現,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細分行業里,別的行業增長率也就5%、10%左右,唯獨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04.5%,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產量也分別暴漲183.4%、113.8%。
比亞迪作為深圳本土汽車企業,去年賣出了180萬輛車,是特斯拉的4倍多,也比五菱、特斯拉、吉利、埃安、奇瑞、長安(銷量第二到第七)的總和還要多。
圖源:乘聯會
不僅是整車制造,深圳的動力電池勢頭也很猛。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統計,去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企業,深圳就有兩家,分別是比亞迪和欣旺達。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兩家電池的裝機量,就達到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
灣區經濟評論咨詢過比亞迪相關人士:比亞迪在深圳的產值大概有一千多億元,占了比亞迪總產值的25-30%左右。
所以,雖然深圳曾經引以為傲的果鏈和3C數碼產業鏈,這幾年不斷衰退和外遷,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成功接棒,成為了深圳工業新一輪引擎。
這是深圳工業大逆轉的核心原因。
除此之外,去年,深圳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13.6%,高于工業增加值增速4.8%。據悉,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是深圳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龍頭企業。這家公司運營的南海東部油田,是我國海上第二大、全國第七大油田,是近些年全國油氣增產的主力軍之一。